当前,医改已步入深水区,其成效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我们每个人的福祉,是重大的民生课题,解决起来难度之大,超乎想象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“清华长庚人”敢于尝试,用改革的精神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,值得点赞。他们科学的顶层制度设计,严谨的精细化管理,温馨周到的细节服务,充分体现了清华长庚人以患者为核心的浓浓情怀。这些做法难能可贵,对缓解看病难,重拾患者信任,减少医患纠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,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探索。清华长庚人正用他们的不懈追求,努力讲好中国的医改故事。日前,本报记者探访了这家落户大型社区的新型医院,把所见所闻呈现给广大读者。
玻璃门打开,伴着一股冬日的北风,一名30出头的女子扶着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进清华长庚医院门诊楼。门口穿着橘色马甲的志愿者张永利马上迎上去,从门口东侧的轮椅区推出一辆轮椅,扶着腿脚不便的老人坐了上去。旁边还有14辆备用轮椅整齐摆在入口处。
这座天通苑几十万居民眼巴巴盼了10年的公立三级医院,外观并不豪华,但开诊刚刚三个星期,医保资质也仍在批复过程中,就已经达到每天四五百人次的门诊量。它带给患者的许多不一样的看病体验,常常就是从门口这免费轮椅开始的。
那种从细节处传递出来的人文关怀,让患者在冬日里如沐春风。